環境永續 |
本行就企業社會責任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或公司治理重要議題之風險評估,並依據評估後之風險,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詳見下表。 |
重大議題 | 風險評估項目 | 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 |
---|---|---|
環境 | 環保法規日益嚴格 |
|
對授信對象/投資對象的衝擊 |
| |
社會 | 永續金融趨勢 |
|
行址安全 |
| |
資訊設備安全、營運不中斷 |
| |
公司治理 | 社會經濟與法令遵循 | 透過建立治理組織及落實內部控制機制,確保本公司所有人員及作業確實遵守相關法令規範。 |
◆ | 氣候變遷之風險與機會 |
鑒於全球氣候變遷對環境生態造成之衝擊,本行針對各類型氣候變遷進行風險辨識,鑑別氣候變遷對本行造成的潛在風險及機會,並評估及規劃其因應措施,以減緩氣候變遷帶來之衝擊,達環境永續之管理目標。 |
類型 | 氣候相關風險 | 潛在影響 | 因應措施 |
---|---|---|---|
轉型風險 |
|
|
|
|
|
| |
實體風險 |
|
|
|
| |||
|
|
類型 | 氣候相關機會 | 潛在影響 | 因應措施 |
---|---|---|---|
資源效率 |
|
|
|
能源來源 |
|
|
|
產品與服務 |
|
|
|
◆ | 節能目標管理 |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全人類共同關注的議題,本行以預防、預警和篩選原則進行碳管理。鑑於本行主要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為電力使用,因此以節能為減碳方法,持續推動各項節能計劃,更以目標管理,設定以2019年為基準年,追求於2025年達成減碳5%之目標。 |
◆ | 能源管理委員會 |
為使節能減碳行動與國際接軌,本行自2016年起由總經理領軍成立能源管理委員會,負責規劃、整合全行內部能源管理業務,致力對環境保護的承諾。 | |
![]() |
◆ |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 |
本行於2016年以桃園自有大樓及板橋南雅分行為示範據點,以系統化、制度化及標準化的方式,建置ISO 50001系統,取得國際認證,並訂定能源政策,每年定期召開管理審查會議討論能源管理策略、檢核節能行動方案成效,追求有效改善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首年以2016年為基準年,設定自2017年至2019年三年總節電15%為目標,規劃行動方案,如更換LED節能燈具及汰換空調主機等,三年用電量共節省194,840度(701,424百萬焦耳),節電率達24.43%。 2019年新增台中自由大樓及重慶分行為能源管理範疇,並於2019年12月13日通過ISO 50001:2018驗證(證書有效期間至2022年12月12日),2020年執行汰換冰水主機、更換LED燈具、整併冰水主機管路及調整電力最是契約容量等多項行動改善方案,並經bsi續審通過,期透過制度化管理機制,持續改善能源績效。 |
◆ | 導入溫室氣體盤查 |
|
總行大樓之溫室氣體排放量 | 單位:公噸CO2e |
項 目 | 範 疇 | 2018 | 2019 |
---|---|---|---|
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 A.排放以公務車用油為主 | 112.73 | 76.40 |
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 B.排放以用電為主 | 948.41 | 962.23 |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 A+B | 1,061.14 | 1,038.63 |
註: | 1.範疇一排放以公務車用油為主、範疇二排放則以用電為主。 2.電力係數採用經濟部能源局公告之2018年電力排放係數計算,分別為0.533公斤CO2e/度。 |
◆ | 節能成效 |
本行逐年更新節能設備,輔以推動辦公室節能措施,分別從節約用電、用水及照明管理等方面,於日常營運中一點一度降低能源的用量。 |
項 目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19較2018變動 | |
---|---|---|---|---|---|---|
電 | 總用電量(kWh) | 11,152,439 | 12,388,262 | 11,979,569 | 11,844,465 | -1.13% |
總用電量 (百萬焦耳) | 40,148,780 | 44,597,743 | 43,126,448 | 42,640,074 | ||
電力排放係數 | 0.530 | 0.554 | 0.533 | 0.533 | ||
碳排放量 (二氧化碳當量公噸) | 5,900 | 6,863 | 6,637 | 6,313 | ||
水 | 總用水量 | 69,209 | 64,740 | 65,398 | 65,126 | -0.42% |
註:2019碳排放量係採用經濟部能源局公告之2018電力排放係數計算。
◆ | 支持綠電 |
響應「經濟部自願性綠色電價制度試辦計劃」,自2016年至2019年連續4年累積認購綠色電力達 27萬度。綠色電力為100%再生能源,主要來源為太陽能、風力、生質能,其生產電力過程之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於零,對於環境的負面影響較低,有助地球邁向更乾淨的未來。 |
◆ | 廢棄物管理 |
本行落實垃圾分類,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及資源回收二大類,並於全台所有據點建置視訊會議網路、採用電子公文及高度利用eHRD數位學習網等系統,以減少使用紙張;回收碳粉匣,供廠商資源再利用;鼓勵員工自帶環保杯,宣導資源重覆再利用,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
總行大樓廢棄物 | 單位:公斤kg |
種 類 | 2018 | 2019 | |
---|---|---|---|
一般垃圾 | 53,859 | 53,313 | |
資源回收 | 紙類 | 7,200 | 6,147 |
鐵/鋁罐、保特瓶及玻璃 | 285 | 729 | |
合 計 | 61,344 | 60,189 |
綠色金融 |
永續發展為本行經營之核心理念,營運策略涵蓋環境保護、社會人權、企業社會責任等ESG議題。 本行致力推行綠色金融,於2020年8月獲國際財經專業雜誌“Asian Banking & Finance”頒發 “Green Deal of the Year – TW” 。將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iples)精神納入授信徵審作業之考量,審查授信客戶對環境保護相關法規之遵循情形,除辦理徵信及授信審核,確實循遵此授信原則,並將相關媒體負面報導納入貸後重大事件通報範圍,以利監控、管理,以期共同落實環境保護及社會永續責任。 |
◆ | 綠色債券 |
本行投資綠色債券金額為新臺幣4億元,發行公司為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為債券代號B618C3兩億元及B618C4兩億元,本行資金投入時間為2020/12/2,投資期間分別為五年及七年。 該二債券為取具中華民國櫃買中心綠色債券資格認可,並同時符合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所訂之綠色債券原則(GBP)之綠色債券。主要資金用途為綠建築及綠色環保相關之資本支出,總支出計劃為新臺幣211億元,本次發債籌得資金為120億元,間接提供給各界投資人參與綠色投資計劃。綠色投資計劃類別為(1)能源使用效率提昇及能源節約(2)溫室氣體減量(3)其他氣候變遷調適或經櫃買中心認可者。 量化對環境影響:
|
◆ | 綠色授信 |
本行協助推動臺灣企業低碳轉型,在授信原則中明訂授信對象及其資金用途應符合社會公益,不得承做污染產業。除辦理徵信及授信審核,確實循遵此授信原則,並將相關媒體負面報導納入貸後重大事件通報範圍,以利監控、管理。 2019年對於太陽能、LED、廢污水處理等綠能及環境汙染控制等綠色產業之放款,較前一年度新增50家企業,授信件數達228家,成長10%;授信餘額計新臺幣208億元,成長22%。 |
◆ | 綠色投資 |
在投資標的的選擇,依循政府法令規定及內部管理規範嚴謹辦理,於符合相關規範及風險控管之前提下,可投資符合上述 「協助產業低碳轉型」策略發展之產業,新興高科技或傳統產業中具成長性與發展前景之產業亦得納入投資考量之範圍。 對致力於新能源開發、降低污染或節能減碳之企業願給予高度評價,並持續對風力發電、電動車、水資源處理及其他再生能 源與環境污染控制等綠能產業給予更多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