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對應

  風險管理    氣候風險    

 

指引對應

與「本國銀行氣候風險財務揭露指引」對應索引表:
面向指引內容對應內容
治理董事會及高階管理階層應將氣候風險因素納入銀行風險胃納、策略及經營計畫中,包括辨識及評估氣候相關之風險與機會,以及其對銀行策略與計畫之影響。同時應考量相關國際協定之目標及國家政策要求之期程,以持續有效監控銀行對氣候風險之管理與揭露。氣候風險治理
董事會應核定氣候風險管理政策,並據以指導、監督及管理銀行對氣候風險之暴險情形,確保銀行訂定之定性及定量措施符合其風險胃納。董事會應認知氣候風險對銀行財務之可能影響,並對確保建立及維持適當有效之氣候風險管理制度負有最終之責任。
高階管理階層應訂定氣候風險管理之政策、管理制度及監控指標,定期檢視其有效性與執行情形。持續監控銀行氣候風險之暴險狀況,檢視銀行在不同氣候情境下之因應策略是否具有韌性。並應配置充分人力資源,施以適當合宜之訓練。
銀行應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氣候風險之相關資訊,以利董事會及高階管理階層於制定策略規劃及監控業務時納入考量。監控氣候風險之過程中,如發現重大異常或特殊情況應立即依內部規範採取因應措施,並提報董事會。
策略銀行於評估氣候風險之影響時,應說明所辨識之氣候風險在不同期間(短、中、長期)下,對銀行營運、策略、產品與財務規劃等之影響。尤其應詳述碳相關資產(包含對高碳排產業之暴險與對易受氣候變遷影響之產業暴險)之現況與所受之影響。銀行應至少評估短期(影響發生在銀行業務規劃展望內)及長期(影響發生超出銀行當前資產組合之期限並持續至少數十年)所受之影響。氣候風險策略>氣候風險辨識
銀行於訂定業務、策略及財務規劃時,應將氣候風險之影響程度及發生頻率等因素納入考量,並擬具因應策略及措施。氣候風險策略>氣候風險/機會因應策略
銀行得透過不同路徑之氣候變遷情境測試,瞭解自身氣候風險相關策略之韌性與調適能力是否妥適,並依氣候變遷情境測試結果進行策略調整。氣候風險策略>氣候風險情境分析
銀行於評估氣候風險之影響時,應說明所辨識之氣候風險在不同期間(短、中、長期)下,對銀行營運、策略、產品與財務規劃等之影響。尤其應詳述碳相關資產(包含對高碳排產業之暴險與對易受氣候變遷影響之產業暴險)之現況與所受之影響。銀行應至少評估短期(影響發生在銀行業務規劃展望內)及長期(影響發生超出銀行當前資產組合之期限並持續至少數十年)所受之影響。氣候風險策略>氣候風險辨識
風險管理銀行應依內部控制三道防線架構,明確劃分各防線之氣候風險管理職責:
1.第一道防線於辦理相關業務時,應評估氣候風險,尤其是對於受氣候風險影響大之產業。
2.第二道防線中之風險管理單位應有效監控第一道防線對於氣候風險管理之執行,而法令遵循單位應確保各單位作業均遵守法令規範。
3.第三道防線應評估第一道及第二道防線進行氣候風險監控之有效性,並適時提供改進建議。
氣候風險管理
銀行得分別以其客戶或資產組合為基礎,訂定氣候風險評估方法及流程,以辨識及評估氣候風險之高低、排定風險次序、定義重大性氣候風險。氣候風險評估方法應考量相關法令(如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及國際公認之標準。氣候風險策略>氣候風險辨識
氣候風險策略>氣候風險情境分析
氣候風險管理
銀行應辨識氣候風險與其他風險之關聯性,如信用風險、市場風險、作業風險及流動性風險等。氣候風險策略>氣候風險辨識
銀行應依據所辨識或評估之氣候風險高低或風險次序,採行差異化風險管理措施。對於氣候風險高之業務或交易,應報經高階管理階層核定,並留存相關紀錄備查。氣候風險管理
銀行訂定高氣候風險客戶之管理措施時,其考慮因素至少應包括該氣候風險之重大性、客戶改善自身氣候風險之意願與能力、是否有抵減銀行暴險之替代做法等。對於未能有效管理自身氣候風險之客戶,銀行得採取因應措施,如風險訂價中反映額外風險成本、訂定高風險貸款之暴險限額、重新評估與客戶之往來關係等。氣候風險管理
銀行訂定高氣候風險資產之管理措施時,其考慮因素至少應包括該氣候風險之重大性、銀行對該資產之管理能力、是否有抵減銀行暴險之替代做法等。對於銀行未能有效管理氣候風險之資產組合,銀行得採取因應措施,如轉移銀行所承受之氣候風險損失、訂定高氣候風險資產之投資限額、控管高風險區域或產業之集中度等。氣候風險管理
銀行應對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進行情境分析與壓力測試,以評估氣候風險對其業務之影響,並探索在不同氣候情境下自身對氣候風險之韌性。銀行應選取與銀行相關且合理之情境,並說明氣候風險如何傳遞及影響到自身財務風險,考量到氣候變遷之不確定性和長期展望,所選取之情境應包含前瞻性資訊,避免僅依靠歷史資料,而低估未來潛在風險。氣候風險策略>氣候風險情境分析
銀行於定期檢視氣候風險管理政策及作法時,應參考情境分析及壓力測試之結果。銀行亦應保存情境分析和壓力測試中含有關鍵假設或變數之相關文件資料至少5年,包括情境選擇、合理性假設、評估結果、考慮需要採取之行動,以及實際採取應對風險之行動等。-
指標與目標銀行應選用具代表性之歷史數據,據以分析及衡量與管理氣候風險之關鍵指標,該指標應考量所受氣候風險影響之期間長短(如短、中、 長期)予以分別設定,並考量產業、地理位置、信用評分等因素之差異影響。-
銀行應優先遵循國內相關規範要求之溫室氣體排放計算方法進行相關揭露,次採用國際通用之溫室氣體排放計算方法進行相關揭露,如銀行採用之溫室氣體計算方法非屬以上兩者,應說明原因與差異。指標與目標>溫室氣體排放
銀行應依所設定之關鍵指標分別訂定達成目標,並定期監控目標達成情形,妥適評估各項指標執行進度,如進度落後應有相關說明及改善措施。指標與目標>氣候風險/機會關鍵指標與目標

 

移至最頂 往下滑動